環境衝擊減緩

環境保護措施

根基營造為降低施工營造生命週期各階段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除了恪守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相關環保法規,公司總部及工程專案已於 2023 年 7 月起全面導入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並於 2024 年 1 月通過系統驗證。環境管理系統建置過程如下圖所示:

因應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導入,本公司已於系統手冊中納入環境政策,透過辦理說明會、實作演練以及於工程專案張貼海報與加強宣導,並完成建置相關程序文件,共新增 3 份程序書、以及修訂既有 ISO 系統文件共 22 份。新增程序文件包含:

  1. K02-2-EM01-環境風險評估程序,規範本公司環境風險與機會之鑑別、重大性分析與處理措施,以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2. K02-2-EM02-環境管制程序,規範本公司與工程專案之作業活動對於環境考量面的控制與管理,使營運作業各環節納入環境保護思維,並有效地被監督、量測、檢討與改進,以達成環境目標及強化環境績效。
  3. K02-2-EM03-環境事件調查管理程序,規範本公司與工程專案於環境事件發生時之通報、調查及提出後續改善對策,以降低環境衝擊與損失,並預防類似事件再發生。

針對工程專案施工階段之環境保護,根基營造訂有「工程專案環境管理維護標準」進行嚴格管控可能造成的短暫污染,主要的環保改善對策及預防措施如下:

噪音管制

  • 依據環境部「營建工地噪音防制技術指引」持續推動營建工地降噪,施工階段採取「管理措施」及「防制設施」,針對施工人員、施工時段、施工工法、施工機具、施工設施等進行控管。
  • 依據整地、挖運、基礎、建造及裝修等不同施工階段,擬訂噪音防制措施如:電力發動代替柴油發電、引擎改為電氣化、使用油壓式起重器具、採用全套管、反循環式等場鑄樁或預鑄樁施工法、油壓式或切割式拆除工法、儘量避免高噪音機械同時工作。
  • 機具之防噪及定期保養:易產生噪音之部分(如引擎),加裝隔音罩,隔音罩內部可加裝防火等級吸音材料;易產生振動噪音之施工機具,於機座底部加裝減振墊或減振彈簧 ( 如橡皮軟墊 ) 。
  • 配合營建工程之法定噪音管制區規定時間施工,避免夜間施工並縮短作業時間。

水污染防治

依法規要求設置洗車台、沉砂池、防溢座、遮雨設施、截水溝等,並實施以下控制措施:

  • 施工作業產生之廢水 ( 如清洗水、脫模劑 ) ,必須經由過濾處理才可排放。並定時檢驗沉澱池之水質。
  • 廢棄物堆置地點下方如有水溝,必須加蓋,以防止阻塞及流入。
  • 車輛沖洗設備必須設置在工地內之定點。
  • 擋土 ( 壁 ) 作業之皂土液,由工地人員監督承包商作好回收,依規定處理。
  • 工地內及其四周水溝予以加蓋或配置過濾網,並定期清掃及疏導。
  • 混凝土作業之沖洗水及基礎開挖作業之泥水穩定液等,先經沉澱過濾後,始得排放。
  • 施工聯絡道路備有適當覆蓋及排水設施,避免沖蝕。
  • 鄰近河道作業時,依法令及業主等機關規定執行水土保持,並選定低污染工法及配置相對足夠之水污染防制設施以減低對河水污染。
  • 定期維護施工車輛及機具,避免漏油。禁止在工區內進行換機油、潤滑油等液態油料更換,一律於工區外之車保修場內進行維護及保養。
  • 禁止於沉澱桶、沉澱池清洗油漆器具。

空氣污染防制

環境部自 2022 年 11 月 1 日起加嚴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規定,其中要求達一定規模之工地須設置空氣品質監測系統。根基營造已於2023年於全國工地完成監測系統架設,可即時針對超標情形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兼顧符合法規與強化自主管理能力之目的。工程專案主要採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 施工基地周圍依法設置適當高度之圍籬減少粉塵逸散。
  • 工地內裸露地表進行灑水、防塵網覆蓋或採用混凝土、碎石鋪面,減少揚塵。
  • 於工地內之車行路徑,採行鋪設鋼板、或混凝土等方式以有效抑制粉塵逸散。
  • 清洗駛離工地機具之車輛、車體與車輪;運送具逸散性粒狀污染物質之車輛,均使用密閉式貨箱,或以封蓋緊密之覆蓋貨箱,封蓋採防塵布或防塵網者,邊緣延伸覆蓋至貨箱上緣以下至少 15 公分。
  • 營建燃油機械選定低硫含量之油品,並配合環保稽查檢測。

廢棄物管理

根基營造營運活動所產生之廢棄物包括員工生活垃圾、營建廢棄物及剩餘土石方等,依不同類別進行下列處理:

生活垃圾

公司總部及工地員工產生之生活垃圾均依環保法令規定進行分類回收,並透過張貼海報等方式加強宣導垃圾減量與分類。全國各地工務所已全面進行垃圾分類、廚餘回收及資源回收,廢棄物皆依法委託合格之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清運處理。

營建廢棄物及剩餘土石方

工地產生之施工廢料及建築物拆除殘料等,在盡可能將金屬、塑膠、木材等可再利用之資源分別收集後,其餘營建混合物均委託合格之再利用機構清運處理,並進一步經處理廠人工初選、電磁選等程序,分類出可再利用的廢棄物。針對營建剩餘土石方的處理,根基營造於營建工程規劃階段,即優先朝工區內土方平衡不外運的方向進行設計,或透過工地間交換使用減少土方之運送。對於難以回收再利用的土方,則由採購部門發包委託經業主認可之專業承包商,與其簽訂挖土、淤泥棄運及回填工程合約,均依建管單位規定運至合法設立之廢棄物處理場或土石方資源堆置場。

環保法遵

根基營造於 2023 年底成立環續部,負責有關營建工程之環境保護督導事項,每年辦理兩次法令評估作業,並及時更新營建專案法令規定,以及協調工程專案指派相關人員負責環境保護事務,該員亦需參加該營建專案所屬管轄當地政府環境保護機關舉辦之定期 / 不定期環保宣導或教育訓練。有關對營建工程環境污染防制主要設備之投資及其用途,與可能產生效益之污染防制重點:

  • 依各縣市建管及環保機關或單位規定辦理。
  • 規劃階段即選定低污染工法、低噪機具。
  • 施工時配置污染防制設施。

由於各營建專案係分包予經業主認可之專業承包商,因而防制污染設備如工地圍籬 ( 一級工地 2.4m 高、二級工地 1.8m 高 ) 、防溢座、防塵網、租用道路清洗水車、洗車台、洗車用高壓沖洗機、截流溝、集水井、沉澱池、臨時廁所、高層垃圾管道、廢棄物堆置場等設施,亦由各分包廠商就其相關工作自行負責辦理,公司則派員於各營建專案定期或不定期查核,如發現缺失立即要求改善,故尚無需額外設置或採購防制環境污染之特殊設備。

環保作業及教育訓練

  • 協調於各營建工程專案指派相關人員依法令及公司制度等規定執行各項環保事務,並參加該營建專案所屬管轄地政府環境保護機關舉辦之定期 / 不定期環保宣導教育訓練。
  • 所有環保處理流程,包括各項設備及措施均以環保法規 ( 如廢棄物清理法、水污染防治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等 ) 及業主特殊規定條款為依歸或基準辦理之,如有發現缺失,則立即改善。
  • 於各營建專案不定期舉辦環保訓練與講習,並派員參加政府單位主辦之環保講習,加強員工及協力廠商工作人員之環保意識,落實施工環保工作。
  • 主動邀請及安排附近居民及政府檢查單位參與工程簡報說明,做好敦親睦鄰與協調溝通的工作。
  • 定期進行工地周邊清掃與清潔工作,確保環境整潔。